学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结合主题教育和能力作风建设,强化校院两级“一把手”就业工作责任,抓实“五级体系”职责落实落地。
一、体系结构
成立书记校长就业工作“一把手”促进行动领导小组,校领导按分工联系的学院与相关办学单位共同开拓就业岗位和机会。由分管副校长分管就业工作,各学院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成立相应的就业工作推进小组。
二、具体职责
(一)一级职责
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就业工作,党委书记、校长亲自部署推进就业工作。落实毕业生就业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要求,由分管校领导带领就业部门全覆盖一对一走访二级学院,指导联系学院推进就业工作,形成全员包保格局。
(二)二级职责
1.由招生就业处负责就业总体工作统筹安排、目标设置、数据监管、质量反馈、专业调研等。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明确提出各项指标要求,配齐配强就业指导人员,鼓励就业指导人员按要求参加相关职称评审。组织开展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人员全员培训,加大资源供给和培训保障力度。
2.学校就业领导工作小组定期对二级学院就业数据进行量化排名,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及时总结就业工作情况,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三级职责
二级学院领导负责配合就业处具体就业工作的实施、跟进、反馈、总结,对未就业毕业生情况及时进行精准分析,主动联系校领导和招生就业处结合包联指导工作提出下步工作措施。
1.深入开展市场化岗位开拓行动。各二级学院领导要积极参与与对接企业和用人单位开展集中走访,深化多领域校企合作。积极开拓实习基地,由实习转化就业、了解企业对学校及学生的满意度和供需要求,促进学生就业成功率。
2.实施“企业进校园计划”。要充分发挥校园、专业对接招聘主渠道作用,积极安排学生参加就业处组织开展的各项校园招聘活动。要创造条件主动邀请用人单位进校考察,了解专业、学生的情况。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活动。
3.全面推广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教育部将进一步优化升级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功能和服务,不断提升平台专业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就业处和各二级学院要指导毕业生、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人员及时注册使用平台,确保有需要的毕业生都能在24365平台上及时获得就业信息。熟练使用微信、QQ等网络工具进行推送。
4.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作用。开展民营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专项行动,精准汇集推送岗位需求信息。会同有关部门举办“中小企业人才供需对接大会”等活动,增加为企业委培学生的机会,为中小企业招聘我校毕业生搭建平台。
5.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向毕业生创业者倾斜,为毕业生从事新形态就业提供支持,推动灵活就业规范化发展,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
6.完成数据核查报送。及时准确的配合就业处完成就业数据、统计、调查等工作,并根据就业处反馈数据形成考核依据。
7.完善对特殊群体的帮扶。积极向就业处反馈需要帮扶的特殊群体学生,严谨认真的核查情况,了解学生家庭,形成一人一档,跟踪帮扶。
(四)四级职责
二级学院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指定专门的就业干事负责与招生就业处对接。
1.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要把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要严谨细致落实就业数据。对所有就业数据亲自核实、做好统计、及时上报、完善档案管理。与各部门、二级学院协同推进、全员参与的全员促就业机制。
2.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要组织好毕业班班主任的业务培训、要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业务培训机会、要组织好学生对招聘、求职的模拟流程、要做好毕业生的心理疏导建设。要把就业流程培训形成体系,使每个学生面对社会都可以顺利对接。组建校级创业社团,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3.做好就业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就业工作典型案例、用人单位和优秀毕业生事迹。持续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总结宣传,推出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优秀案例。要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包括参军入伍、职教高考、创业补贴、“双创”比赛、“金种子”创业孵化等项目,营造全员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五)五级职责
毕业生班主任负责各学院各专业各班级的一手数据,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习惯、爱好特长、家庭情况等。接到就业处的通知后及时报送各项数据并确保无误。日常配合就业处及时向学生推送就业信息,做好各项就业宣传工作,全力以赴解决毕业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达到全员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