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本校专业特色以及教学科研的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补充书刊资料,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藏书体系。 二、坚持藏书工作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保证重点书刊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前沿性,贯彻“专业为主、其他为辅”、“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的原则,注意藏书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文种及载体结构的合理组配,把好图书的质量关。 三、掌握各专业课程设置、科研方向,了解他们的需求,不断提高图书采访的针对性及实用性。经常与一线教师及各层次读者保持联系,设立采访建议机制,广泛听取建议。广泛收集书刊目录信息,及时处理各种订购目录及来函,预选书目,交馆长审核。 四、图书采购工作必须通过学校公开招标确定官配供应商。 五、采购过程中图书采购人员必须严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得在采购活动中收受贿赂,不得发表有可能影响采购公正的意见,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学校的图书采购管理工作。 六、图书馆图书采购的方式主要包括订单采购、现场采购、线上采购等。 七、图书采购必须确保图书采购质量与后续服务质量,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经费使用效益。 八、图书采购人员应结合上一年度相关业务联系单位的品牌度、供货能力和后续服务能力、供货保障率、信用情况、服务态度及优惠政策等,如实向学校提供相关材料,为学校下阶段招标奠定良好基础。 九、与图书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后,图书采购人员应严格依照合同开展采购工作,督促图书供应商履行合同所规定的图书的订到率、到书周期、书目数据信息、折扣、相关服务等细则。 十、保证图书采购质量。若遇图书印刷质量不佳,图书内容不符合需求的图书,负责进行退换书工作。 十一、采编工作必须在本校图书管理系统中进行。 十二、单批次图书的验收与加工(包括盖章、打号、贴条形码、入固定资产帐、图书分编加工、典藏到位)的全过程,一般不应超过30天。 十三、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将图书准确分入合适类目。辨类、归类、定类力求准确,不能随意乱分;前、后一致,即相同内容的图书尽力归入同一类;防止异书同号,同书异号。 十四、在计算机上进行编目,要求著录项目齐全,著录规范,确保编目质量正确地按CNMARC要求对每种图书的内容特征及物质特征进行客观地描述(著录)。对一套丛书、多卷书、再版书及有副书名或说明文字的图书的著录应保证前后一致。对书名、责任者、ISBN、财产号、索书号五大检索项应确保著录正确。 十五、各项工作核对无误后,保存交接批次信息,送交流通。 十六、负责全校报刊杂志的订阅、汇总、上报。按年度对期刊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参考上一年订单初选,在征求各室有关人员意见和读者意见及建议后,根据教育教学需求提出续订和增减方案,经馆长审查后,报校长审批,然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填写订单,并在汇文期刊管理系统中建立订购档案,办理订购手续。 十七、每月报刊杂志到馆应在3天内核对、签收并送交订购部门或入藏。 十八、职权范围内,协助流通部门进行馆藏清点、图书调拨、图书特别状态处理、图书剔旧等工作。 十九.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制度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