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按摩小专家
一、课程名称:颈肩按摩小专家
二、适用年级:7-9年级学生
三、课程说明
1.立题立意:中学生在学习期间容易姿势不端正,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低头肩颈部会出现酸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推广生活保健知识,缓解关节疲劳等身体上的不适,帮助学生舒缓学习的压力,提高学习的效率,以更轻松的状态享受学习生活。同时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帮助家人按摩推拿,引导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并增强家人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主要学习内容
(1)学生通过人体骨骼模型、肌肉模型、穴位图等器材对肩颈结构有所了解。
(2)由教师展示按摩方法,组织学生分组探索穴位找寻,各小组成员互相完成颈肩部酸痛的推拿按摩手法体验,教师从旁协助指导。
(3)进行师生互动、小组互评,巩固学生体验成果并加强学生交流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认出肩颈部的解剖结构及体表标志,了解颈椎病、肩周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掌握常用穴位的定位法、能够正确使用按摩手法、能够对简单的肩颈疾病进行按摩治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学会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方法,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提出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案,可以综合分析问题,及时认识错误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团队意识,严谨认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4.行为与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创新研究的能力
五、实施条件
1. 环境:配有按摩床的实验室
2. 课程教具:
(1)可拆卸人体解剖模型
(2)可拆卸肩颈部解剖模型
(3)肩颈部解剖结构挂图
(4)人体穴位挂图
(5)电标记人体穴位模型
3. 学习软件:3D body
六、教学设计
1. 前期兴趣激发及课程必要性、实用性展示
活动一:做一套简单的颈肩操
(1)谈一谈颈肩部运动过程中是否顺畅,有无弹响,有无疼痛。
手机的使用及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已经出现了颈肩部的亚健康状态。通过颈肩操,让学生体会,颈肩疾病与自己息息相关,并不遥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说一说自己的家人朋友是否有相关的不适症状并描述这些不适症状。
在学生对家人朋友的症状产生同情的时候,让他们体会自己可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自己及家人朋友出一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及职业责任感。
活动二:播放颈肩疾病病人生活状态视频
结合完成颈肩操时的自我感受,学生知道了颈肩疾病就在身边,甚至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自己和家人朋友身上发生。这时让学生自己提出有何解决方案,引导学生了解通过按摩改善颈肩疾病,了解了课程及课程的必要性、实用性。
2. 颈肩疾病基础知识学习
第一课时:颈肩部解剖结构
【学习目标】了解颈部与肩部的位置,能够分辨出具体哪些部分属于肩颈的范围。掌握肩颈部由哪些结构组成(骨骼、肌肉、血管、神经),掌握肩颈部的体表标志。
【学习环节】
(1)借助模型、视频探索颈肩部解剖结构
活动一:跟老师一起看看解剖模型
教师拿出可拆卸人体解剖模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常识,划分出肩部及颈部具体的区域位置,找出模型上具有标志性的突起。拿出可拆卸肩颈部解剖模型,明确肩颈部位置,并让学生接下来的课程中,关注找到的标志性突起。
活动二:教师现场集中指导学生。
① 一般2至3名学生共用一个人体模型,为一组
②随教师的拆卸操作顺序一起拆肩颈部解剖模型,主要拆卸学习颈肩部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
③拆卸时,每拆一个结构,老师都讲清该结构的名称、结构特点及在肩颈部的作用,全部拆卸后,指导学生将所拆全部结构放在桌子上,逐个结构学习。讨论标志性的突起可能由哪些结构组成。
活动三:放电视录像(3D全视角多角度肩颈结构)
学生利用3D body软件,跟随视频在软件中寻找相应结构
① 在局部认识肩颈结构的前提下,整体认识肩颈的完整结构。
② 增强感官认识与重复记忆
(2)知识教授,理论联系实践。
由教师借助挂图、投影、示教等工具对照实物,讲解肩部、颈部的位置和内部结构,肩部、颈部常用的体表标志。此时类似于课堂的理论教学,因为学生已对肩颈部有了认识,所以比原先的教学方法较为容易掌握该部分内容。
活动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反复练习拆装,并对照书本,仔细研讲教材内容。
(2) 课堂测试
教师指定一组学生按教师讲述和演示的拆卸操作顺序,拆卸时口述拆卸部位的名称及结构特点,完成后按原位置还原。由当时在场观看学生和教师共同打分。
第二课时:颈肩部常见疾病
【学习目标】了解颈椎病及肩周炎的病因病机,能够辨别何种情况下会引起颈椎病、肩周炎从而导致颈肩部不适,熟悉颈椎病的分型及相应临床表现,熟悉肩周炎的临床表现,能够根据症状表现诊断颈椎病及肩周炎。
【学习环节】
(1)复习旧识,导入新课
①拿出可拆卸人体解剖模型,复习肩颈部的结构。所有的结构正常运行时,人体是健康的。
②提出问题:如果这些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了异常,无法正常运行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哪些原因可以导致这些结构出现异常?
③带着思考,进入颈椎病及肩周炎的学习。
(2)自学预习,锻炼自学能力及合作能力
活动一:小组讨论,疾病连连看
4个人为一组,参照教材,自学讨论下面的疾病表现,找找这些患者的疾病名称。
(1)场景一:刘爷爷今年70岁了,两年前被诊断为颈椎骨质增生,近两个星期出现腿脚不便,无法行走,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手脚。刘爷爷颈部的哪个结构可能出现了问题?他得了什么病? |
|
A.颈型颈椎病 |
(2)场景二:张阿姨,43岁,近期出现头晕、头痛、眼睛干涩、视物不清。颈椎小关节周围出现压痛,张阿姨颈部的哪个结构可能出现了问题?她得了什么病? |
|
B.神经根型颈椎病 |
(3)场景三:小明是个手机迷,每天抱着手机低着头,渐渐的,他感觉自己的肌肉越来越紧,越来越酸,设置问题:小明颈部的哪个结构可能出现了问题?他得了什么病?
|
|
C.脊髓型颈椎病 |
(4)场景四:孙大爷,56岁,年轻时摔伤过肩膀,50岁后肩部出现疼痛,同时活动度下降,自觉胳膊抬不上去。孙大爷哪个结构可能出现了问题?他得了什么病? |
|
D.椎动脉型颈椎病 |
(5)场景五:小李是个程序员,右手经常需要使用鼠标,因此小李养成了歪头的习惯,头长时间处于往右歪的姿势,近期小李突然觉得右手麻木,小李颈部的哪个结构可能出现了问题?他得了什么病? |
|
E.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
(6)场景六:王奶奶68岁,既往有椎动脉狭窄病史,近3天出现眩晕症状。王奶奶颈部的哪个结构可能出现了问题?她得了什么病? |
|
F.肩周炎 |
(3)知识讲授
在学生对各种类型的颈椎病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结合六个场景分别讲解肩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颈椎病的五种分型、各型病因及临床表现。
在讲解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问题:
颈椎病各型之间有相似症状,学生看到相似症状做出局限性判断。
解决方案:设置两个相似案例,结合案例对比讲解,引导学生从整体症状,全面诊断。
3. 颈肩治疗基础知识学习
第三课时:颈肩部常见穴位
【学习目标】掌握颈肩部常见穴位的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及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掌握一些特殊穴位的简便取穴法。熟悉穴位的主治作用。
【学习环节】
(1)操作演示,导入新课
让一名学生当模特,教师选取肩部常用穴位:肩井,用按法在学生身上演示操作,让学生感受穴位按摩时酸麻胀痛的感觉。操作完成让学生描述感受。并尝试通过肉眼观察的方法模仿老师找到穴位的位置,两人一组,互为模特,寻找肩井穴,并用拇指按压,询问是否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当学生发现有一部分感觉并不对的时候,提示他们肉眼观察找穴并不准确,引出穴位的定位方法: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及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2)分组操作,讲授新课
了解定位法后,教师讲解每个穴位时均选取一位模特,在模特身上找体表标志及穴位。剩下的学生两个人为一组,跟随老师在对方身上找体表标志,定位穴位。每找到一个穴位,教师均检查是否正确,全部正确后讲解相应穴位的主治作用。
(3)分组练习
活动一:看谁的绿灯最多
4个人为一组,讨论寻找学过的穴位并在电标记人体穴位模型上针刺,若位置正确则亮绿灯,若错误则亮红灯。
(3)评价及检测
教师选取两组学生进行比赛。由现场学生及老师共同打分。绿灯数多的组获胜。
第四课时:颈肩部按摩手法
【学习目标】掌握?法、揉法、推法、按法、捏法、拿法、拨法的操作方法和动作要领,掌握颈椎病及肩周炎的按摩治疗方法,熟悉各手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学习环节】
(1)操作演示,导入新课
一名学生为模特,教师在模特斜方肌处用先用轻柔手法按摩一分钟,让学生描述感受。学生描述舒服、酸等感受,这个时候提前告知学生接下来可能会有点疼,然后用拿法操作,让学生感受按摩手法可能会有的酸痛感,再用轻柔的手法使模特恢复放松状态。由于疼痛,模特可能会出现喊叫等,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待模特放松后,又会出现按摩后非常轻松的感觉。这个时候让其描述按摩后这种轻松的感觉,从而让学生感受按摩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分组操作,讲授新课
教师讲解每个手法时均选取一位模特,在模特身上演示操作手法,并演示动作要领。剩下的学生两个人为一组,跟随老师在对方身上操作。每操作一个手法,教师均检查是否正确,全部正确后讲解相应手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3)反复练习,纠正错误
练习过程中,学生不熟悉,有疑问的问题老师负责解答。若是多数学生都有疑问的问题,在学生练习结束后集体解疑。
(4)成果展示
活动一:给老师的肩膀放个松吧
选择两位学生分别给老师的左肩和右肩用相同的手法按摩,由老师打分并评价。
4. 应用
(1)复习旧识,任务驱动
还记得刘爷爷,张阿姨,小明,孙大爷,小李和王奶奶吗?他们得了什么病?你们学过的穴位中,哪些穴位对他们的疾病有作用?他们可以用哪些按摩手法?哪些按摩手法他们不可以用?
(2)小组讨论,综合应用
活动二:给刘爷爷,张阿姨,小明,孙大爷,小李和王奶奶找出合适的按法治疗穴位。
分为6组,每组为一位患者制定按法的穴位治疗计划
活动三:给刘爷爷,张阿姨,小明,孙大爷,小李和王奶奶找出合适的按摩手法。
分为6组,每组为一位患者制定按摩治疗计划。
(3)知识讲授,总结方案
分别讲解活动二与活动三,并总结出每种疾病的治疗方案,尝试为患者开处方。

5. 拓展
本课程由于条件有限,只能通过模型、视频、图片等方式了解颈肩部结构,如果有条件可以建设一个3D模拟解剖实验室,学生将能够更好的学习颈肩部结构。
6. 总结与反思
按照教学设计,本课程中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这种活动模式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在从实践中学习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讲授法、研究自己法、模型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现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多次应用小组讨论的学法,使学生自主思考,质疑探究,合作共赢,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方法。
七、学习资源
1.一分钟颈肩操
https://haokan.baidu.com/v?vid=9410964147913091375&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2.3D人体动画肩颈部
https://haokan.baidu.com/v?vid=8155215428164633801&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https://v.qq.com/x/page/s01921vii0q.html
附表: 学习评价
活动评价表 |
||||
评价项目 |
评价要点 |
自评 |
小组互评 |
教师 评价 |
活动中参与的态度 |
活动时态度认真 |
|
|
|
乐于合作,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
|
|
|
|
活动中能力的培养 |
独立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 |
|
|
|
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发挥自己特长 |
|
|
|
|
动手操作能力强 |
|
|
|
|
在活动中的 体验 |
实事求是,责任心强 |
|
|
|
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 |
|
|
|
|
善于合作、尊重他人意见 |
|
|
|
|
成果展示 |
颈肩部穴位的准确查找 |
|
|
|
颈肩部的推拿手法的舒适程度 |
|
|
|
|
总体评价 |
|
评价等级: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