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成员名单
组长 : 王传喜
执笔: 石映红、王晓斐、周卫平(徐州市云龙区养老服务业协会)
开发: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现代化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
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职务 |
职称/职业资格 |
单位 |
1 |
王传喜 |
男 |
校长 |
高级讲师 |
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 |
2 |
王晓斐 |
女 |
院长 |
讲师 |
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 |
3 |
齐春莹 |
女 |
专业群负责人 |
副教授 |
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 |
4 |
梁燕 |
女 |
教师 |
高级讲师 |
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 |
5 |
徐炜 |
男 |
教师 |
高级讲师 |
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 |
6 |
倪健 |
男 |
会长 |
|
徐州市养老服务业协会 |
7 |
周仕通 |
男 |
副会长 |
副教授 |
徐州工程学院 |
8 |
王威 |
女 |
总经理 |
|
徐州九如城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
9 |
司桂明 |
女 |
董事长 |
|
徐州市汇乐集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
10 |
周长芝 |
女 |
院长 |
副教授 |
徐州市长芝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
11 |
周卫平 |
男 |
副会长 |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康复理疗师、社会工作者(二级) |
徐州市云龙区养老服务业协会 |
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代码181400)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基本学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行业服务与管理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老年工作管理、老年社工、老年休闲服务、老年康复等学科的知识能力,特别是以掌握对生活自理老人的辅导、掌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的有关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为主,适应养老产业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在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福利院,老龄企事业机构等从事相关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
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要求 |
继续学习专业 |
|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
养老照护服务 |
生活(病员)照护(必取) |
高职: 1.社区管理与服务 2.老年服务与管理 |
本科: 1.健康服务 与管理 2.社会工作 3.公共事业 管理 |
老年急救员资格证(选取) |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选取(选取) |
||||
“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选取) |
||||
涉老机构管理 |
生活(病员)照护(必取) |
|||
老年急救员资格证(选取) |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选取(选取) |
||||
老年产品营销 |
生活(病员)照护(必取) |
|||
老年急救员资格证(选取) |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选取(选取) |
||||
老年产品营销员(选取) |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1.综合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热爱劳动、爱国敬业,具有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
(3)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关爱患者,具有慎独和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诚实守信、谦逊正直、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品质;
(5)具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6)具有基本的文化知识结构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
(7)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8)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9)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10)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行业通用能力:
①掌握养老服务礼仪与沟通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②具有“尊老敬老,以人为本,爱岗敬业,爱心奉献”的职业道德;
③热爱社会主义老年福利事业,具有为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事业努力奋斗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能脚踏实地的工作;
④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使用,为学好本专业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⑤掌握老年社会工作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2)职业特定能力:
①指导能力:对老人健康指导的能力;对养老护理员进行培训及技术指导的能力;
②营销能力:具备老年相关产品使用知识,并能简单的掌握营销老年产品的技巧和方法;
③服务能力:具有主动服务的意识,能够掌握健康养老职业岗位基本的服务内容和要求,进行老人照护服务;
④管理能力:能够熟悉和掌握老年机构运营的基本管理方式和内容。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岗位应变的能力;
②具有康养相关行业经营与管理的基础能力;
③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二)教学时间分配
学期 |
学期周数 |
教学周数 |
考试 周数 |
机动 周数 |
|
|
|
周数 |
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
|
|
一 |
20 |
18 |
2(军训、入学教育) |
1 |
1 |
二 |
20 |
18 |
2( 综合实训) |
1 |
1 |
三 |
20 |
18 |
2( 综合实训) |
1 |
1 |
四 |
20 |
18 |
2( 综合实训) |
1 |
1 |
五 |
20 |
18 |
2( 综合实训) |
1 |
1 |
六 |
20 |
20 |
17(顶岗实习) |
/ |
/ |
|
|
|
2(社会实践和岗前培训) |
|
|
|
|
|
1(毕业教育) |
|
|
总计 |
120 |
110 |
30 |
5 |
5 |
七、教学进程安排



注:1.本方案的总学时为3114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为1136学时,占37%;专业技能课1838学时,占59%;其他类教育活动140学时,占4%。公共课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技能课的课时比例为4:6。
2. 总学分170学分;计算办法:课程教学按照每学期16学时记1学分;专业实训项目课程按照每周1学分计算;顶岗实习、社会实践、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教学活动按照1周1学分计算。
八、主要专业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课时)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教学实施建议 |
人体结构 (64课时) |
本课程重点介绍正常人体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全身各系统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人体发生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及老年人群人体结构和生理特点。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正确辨认和描述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毗邻,能掌握主要器官的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和各个系统的组成和生理功能。 |
通过混合式教学法,借助相关软件和视频进行信息化教学。 |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64课时) |
本课程重点介绍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概念、核心思想,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发展历史,经络和腧穴的概念,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推拿、拔罐、艾灸、刮痧等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治疗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传统康复技术协助老人完成康复训练。 |
通过案例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
老年心理学 (64课时) |
本课程重点介绍为老年人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消费营销心理、审美与休闲心理以及各种心理应对。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老年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了解一些常见老年心理现象及应对方法。 |
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
老年营养与膳食 (64课时) |
本课程把营养学基础知识与老年人营养服务的操作技能有机结合,重点介绍老年人营养素及能量需求认知、为老年人提供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为老年人选择安全食品、调查与评价老年人膳食营养状况、指导慢性疾病老年人合理膳食。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老年人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给予老人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群健康。 |
采用任务驱动,通过情境案例导入,如老年人膳食调查、食谱编制等,帮助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 |
老年机构管理实务 (32课时) |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养老机构的基本元素、养老机构的设置、老年人能力评估、养老机构相关服务、养老机构规章制度建设、养老机构质量管理、养老机构经营管理、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养老机构文化建设、养老机构延伸服务、养老机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等。 通过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老年机构管理的工作方式、方法,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
通过参观和实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掌握相关知识。 |
老年政策法规和标准 (32课时) |
本课程主要介绍与老年人权益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法规、政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了解老年权益保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掌握老年人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主要内容,并能够结合实际,综合运用老年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指导和帮助老年人维护自身权益;二是全面理解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有志于从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有识之士提供政策支持;三是了解老年人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国外老年法律法规的先进经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采用任务驱动,通过情境案例导入,帮助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 |
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 (64课时) |
本课程主要介绍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体育、娱乐、旅游、养生、心理、志愿服务等活动的一般性流程以及组织活动的基本原则。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掌握适合老年人的各类活动,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做出规范化的活动策划方案并组织老年人进行活动。 |
建议使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
老年急救技术 (64课时) |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老年人常见突发伤害和意外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急危重症的处理办法,常见自然灾害的救助办法。 通过学生本课程,学生能能正确判断老年人常见突发意外伤害的表现并做出相应的急救措施。 |
建议使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
老年生活照护 (128课时) |
本课程主要介绍老年人的生活照护、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知识及相关生活照护技术。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能够为生活能力下降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的服务,从而提升为老年人服务的实际能力。 |
采用任务驱动,通过情境案例导入,帮助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 |
九、专业教师基本要求
1.本专业的专业专任教师不少于9人,师生比不超过1:36,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5%以上,高级职称15%以上;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职务或执业资格证书40%以上。
2.本专业的专业专任教师应具备相同或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应达到“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试行)》的通知”文件规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要求。
3.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教研工作、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
十、实训(实验)基本条件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0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学功能室 |
主要设备名称 |
数量 (台/套) |
规格和技术的特殊要求 |
膳食营养实训室 |
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 |
1 |
适合教学使用 |
农药残留检测仪 |
1 |
适合教学使用 |
|
营养食物交换模型 |
若干 |
适合教学使用 |
|
膳食厨具 |
1 |
适合教学使用 |
|
营养软件 |
1 |
适合教学使用 |
|
老年护理实训室 |
护理床 |
8 |
适合教学使用 |
治疗车 |
8 |
适合教学使用 |
|
多功能老年护理模型 |
2 |
男性/女性 |
|
口腔护理模型 |
8 |
适合教学使用 |
|
全功能护理人体模型 |
2 |
适合教学使用 |
|
褥疮护理模型 |
2 |
适合教学使用 |
人体全身层次解剖内脏模型 |
1 |
适合教学使用 |
|
男性全身骨骼模型 |
1 |
适合教学使用 |
|
医疗仪器器具 |
8 |
中心供氧、呼吸负压呼叫等 |
|
医疗仪器洗手池 |
2 |
感应洗手池 |
|
人体全身层次解剖附 内脏模型 |
6 |
适合教学使用 |
|
未组装的彩色全骨骼模型 |
6 |
适合教学使用 |
|
脱卸式臂部肌肉注射训练模型 |
6 |
适合教学使用 |
|
血液循环系统模型 |
1 |
适合教学使用 |
|
|






十一、编制说明
1.本方案依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编制。
2. 本方案充分体现产教融合培养,推进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并突出以下几点:
(1)以市场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统筹安排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强化与后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3)专业课程设置以模块化课程为主体,专业平台课程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4)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3.本方案制定符合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要求和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