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针对学生的网络诈骗手段新升级!

作者: 发布日期: 2022-11-02 09:05

         近期,各种网络诈骗案件又迎来了新一波的高潮,让我们提高警惕,防止“中招”吧!

一、了解网络诈骗类型

1.各种非法的校园贷、学生贷。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校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势,进行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从表面上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30倍,肆意赚取学生的钱。

2.QQ号、微信号冒充好友诈骗。不法分子借助网络通讯“QQ”等即时文字、视频聊天工具,通过植入木马或者病毒事先盗取事主个人信息和视频片段,然后冒充事主本人向好友借钱进行诈骗,很多学生都有过类似的“中招”经历。

3.冒充学校或教育部门退费、发放奖学金等。通过固定电话向事主发送“退款”或“奖学金发放”等相关提示,以此获取事主个人信息,如银行账号、学生学号等等。小编要提醒大家,学校等官方平台是绝对不会通过个人账号的形式进行金钱交易哦!

4.各种活动的中奖提示。利用论坛、游戏、QQ、邮箱等网络空间发布虚假中奖信息,然后以交纳税金、手续费等借口诈骗。小编知道,中奖之心人人有之,但人品爆发的时候总是少之又少啊!

5.低价网购的钓鱼网站。以低价引诱事主网上购买,利用虚假网络支付平台等手段转事主网上银行账户资金进行诈骗。

6.高薪招聘短信。发送短信以高薪招聘、招工为幌子,然后要求事主向指定账户汇入保证金、培训、服装等费用进行诈骗。虽然求职心切值得理解,但三十六计小心为上!

二、正确认识校园贷款

尽管网络诈骗的手段花样频出,但其实质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事主私人钱财。近年来,学生贷款进入校园的现象更加普遍,相关案件屡见不鲜。接下来,小编主要给大家讲讲校园贷。

1.校园贷是什么

校园贷款是专门针对在校学生发放的各类贷款总称,包括助学贷款、校园创业贷款和校园消费贷款等。其中,学生消费贷款平台发展最快,通常分为三种: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二是P2P贷款平台;三是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但部分平台难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导致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过度消费,造成不良后果。

2.校园贷的危害

校园贷款具有高利贷性质。对于社会经验不够、经济能力有限的大学生群体,过度贷款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并且可能引发赌博等不良恶习。有人为此逃课、退学,甚至会因无力偿还债务而自杀。        

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讨债。一旦学生不能及时还债,放贷人会采用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这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了重大危害。

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贷”进行其他犯罪。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贷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连环作案,造成更糟糕的社会影响。 

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1. 擦亮眼睛,保持警惕。提高自身对网贷业务的甄别、抵制能力。如果在学费生活费上遇到了困难,要寻找正规的求助渠道(如学校、银行、当地民政等)。当发现校园内存在非法网络借贷业务时,第一时间报告学校保卫部门依法处置。    

2. 谨慎使用个人信息。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要在电话或者网上透露自己的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号码、信用卡验证码、网上银行密码等重要信息。

3. 及时安装或升级杀毒软件。不轻易点开好友发送的未知链接,并在面对网络好友的转账请求时,一定要通过电话或其他联络方式和好友直接核实,不轻信网络即时视频。

4. 只信任正规的消息渠道。学校退费或发放奖学金会有正式的通知,如果实在不确定,要及时联系辅导员询问具体情况。

5. 谨记诈骗关键词。“银行卡、中奖了、公检法、安全账户”等都是网络安全的警戒线。一旦触及,一律不信。

6.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面对“中大奖”的诱惑时,贪利心理不可有,免费午餐不可信;而面对消费欲望时,要提醒自己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攀比心理要杜绝。

防范网络诈骗陷阱,关键还在于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记住自己的底线: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不会暴富,和骗子不能谈钱!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的美好生活终究要靠自己的双手打造。让我们携手防范与抵制网络诈骗,共享美丽青春吧!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安全专家来评估 校园安全上台阶
  • Copyright © 2006-2014 徐州开放大学安全保卫处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欣欣路东首一号 邮编:221009